满贯的扣叫 荣·克林格 著 朱文极 译 导言 4.何时黑木何时扣叫(1) 8.扣叫之后用黑木问叫 12.低花将牌上的扣叫 16、其它扣叫方法 1.扣叫的刺激性 5.高花套同意后的扣叫 9.将牌问叫 13.推论性的扣叫 17、扣叫的心理学 2.审度满贯的潜势 6.续论扣叫 10.在五阶或六阶的扣叫 14.何时黑木何时扣叫(2) 3.满贯叫牌的工具 7.在同意的将牌上示停 11.示例 15.特殊情况和高级办法 返回目录 第二章 审度满贯的潜势 所有完善的满贯叫牌是基于正确的基本叫牌。如果你的基础叫牌还不太好,那么你的满贯叫牌必然会发生错误的。原因是你们同伴之间对于两手牌不能准确地审度满贯的潜势。 如果有50%或更多一点的成功机会,那么就值得尝试叫到小满贯。也就是说有一次成功的飞牌,就可以合理地试打小满贯。但是如果依赖于一次飞牌,而又要求在外的将牌为3-2分配,如此的要求就太高了。小满贯的失败,就等于你丢了一个成局的定约。 如果有65%或更多一点的成功机会,那么就值得尝试叫到大满贯。我们并不完全依赖于这样的百分比。一个大满贯不能依靠一个50%的飞牌,那不是一个好的叫牌。即使两手中有9张将牌,而其中缺Q,要叫到大满贯就是赌一下子。因为有四张将牌在外,要求在外的将牌为2-2分配,恰好正是50%的机会。而如果两手有10张将牌,其中缺Q,叫到大满贯是合乎情理的。因为要求在外将牌为2-1分配,却是有将近80%的机会。 大满贯失败了,你既丢了局.又失去小满贯及其奖分。一个小满贯已经是很好的得分了。正确地运用叫牌技术叫到大满贯,需要在两手牌上有足够的气势取得13墩牌。不依靠于飞牌,如果有将牌8或9张,两手中必须具备AKQ将牌顶张。如果有将牌10或11张,有A和K就够了;可以不考虑有无Q的必要。 一个人所尽知的估计成局的条件是 一个开叫牌面对一个开叫牌=成局 一个开叫牌面对一个开叫牌而又能跳再叫=满贯但将牌要有配 例如用美国标准叫牌法,同伴开叫1,你应叫1。而他能跳叫3,如你手中有开叫的实力,那么你们已处于满贯区域之中了。又如同伴开叫1,你应叫1,而他能跳叫3,如你手中有开叫的实力,又有方块帮张,那么就有了满贯的潜势。 至此只是谈到一个能利用的起点。当然,还需要更准确地在满贯的潜势上,运用计点的估计和计算失张等方面的办法。 计点法的估计 牌手开始学习满贯叫牌时,知道了 一个小满贯需要至少33点并在三门花色上有控制 一个大满贯需要至少37点并在四门花色上有控制 许多牌手错误地认为所需要的牌点都是高牌点。那只是在均衡牌型无将满贯定约时才是对的,当有长花色套时就不一定需要那么多的高牌点。每当有一手不均衡牌型,将牌的配合已经配好了,如果同伴间有33点或更多的话,那就已经进入满贯范围之内了,不管这些点子是高牌点、长牌点或是将牌点都要算进。其计算方法如下: 高牌点 A=4K=3Q=2J=1 加上长牌点 5张套:加1点 6张套:加2点 7张套:加3点 加上将吃点 主要的支持:在同伴的花色套上有4张以上的支持。 缺门=5 单张=3 双张=1 次级的支持,在同伴的花色套上有三张支持 缺门=3 单张=2 双张=1 对同伴6张以上套有双张支持 缺门=2 单张=1 双张=0 你叫出一个花色套,同伴加叫:(与主要的支持同) 缺门=5 单张=3 双张=1 特殊计点:如果你得知两手有10张将牌,而你手中有一个单张或缺门 另加3点 试举一例: K86432 7 43 A762 同伴开叫1,你应叫1,同伴跳加叫到4,表示有19点的牌力。你是否满足于4定约?还是抱有满贯的企图?很多牌手会满足于4成局定约,而且会说:“我只有7点牌,怎能还往上冲?”在这样的叫牌情况下,你实际上的点数值已接近于14点!你应当这样计算:7个高牌点,7个将吃点(单张3点,双张1点和3个特殊计点)。所以你应当走向满贯。问题则只是在于运用黑木问叫呢?还是运用扣叫? 失张估计 失张计算是在同伴之间两手牌中得墩可能性的计算方法。如果运用得当,则较前面所讲的几种计点法都比较简便,而且更为准确。 失张计算只能用于花色定约上,而且将牌配合已经建立起来之后(或者是9张以上的配合,或者是4-4配合)。 失张的基本计算 在每一花色上只观察三个最大牌张;计算每一花色上的失张,至多只考虑到3个失张。如下: 短套 缺门——无失张 单张——一个失张(单张A无失张) 双张——两个失张(Ax或Kx=1失张,AK=无失张) 只有在已有配合的将牌后才用失张计算法。在一个花色上,你的失张不会多于你所持的张数,而且总不会在一个花色上多于三个失张。 三张或多于三张的花色套 如果套中有A:减一失张 如果套中有K;减一失张 如果套中有Q:减一失张 (附有另一张顶张) 如果套中有Q:减半个失张(不附另外的顶张) 示例 J8743=3失张 J5=2失张 A8765=2失张 K32=2失张 AK865=1失张 AQ843=1失张 KQ62=1失张 A7=1失张 AKQ7=无失张 缺门=无失张 AK=无失张 A=无失张 Q7642=2.5失张 QJ642=2失张 Q83=2.5失张 Q108=2失张 测试题 下列各手牌,各有多少失张? 1、 KQ76 2、 KQ763 A3 A3 K873 K873 J82 J8 3、 KQ763 4、 KQ7632 A3 A K8732 K8732 J J 5、 AKQ763 3 KJ8732 — 答案 1.7 2.6 3.5 4.4 5.3 可以看到,高牌点力相同时,越是畸形牌,失张越少。 更精确地调整长将牌的估价 下列各项是几项更进一步的调整: 1、8张将牌为5-3,6-2或7-1配合:加一失张。 2、有12或更多的高牌点而无A:加一失张。 3、手中有四个第一轮控制*(4个A或3个A及一个缺门)或三个第一轮控制,第四门花色上有第二轮控制*(3个A及第四门花色上有K):减一失张。 4、两手中有10或更多的配合将牌+将吃值(单张或缺门)即超级配合:减一失张。 5、手中有Q以上的花色,同伴叫出这一花色有5张以上的套(非将牌套):减一失张。 *译者注: 扣叫就是显示控制。本书中大量地使用“控制”一词。我们为简便起见,把 第一轮控制——简称首控 第二轮控制——简称次控 第三轮控制——简称三控 实用上的失张计算 只要有了好的将牌配合,就按下列各项运用: 1、计算你的失张。 2、加上同伴的失张(目前在叫牌中可以得知)。 3、两项失张相加,用24(两手可能具有的最多的失张)所减。 4、得数便是两手牌可能得到的墩数的潜势。 失张计算并不能保证实际上能得到的墩数。它是依赖于正常的机会率,50-50的飞牌成功率,而且没有过多的点力重合(duplication)。如果花色套分配正常,飞牌率为50%,计算出的得墩数时常是正确的。 在你感觉到有了满贯的潜势时,不要贸然而上,还是使用你经常使用的办法问控制(4NT/5NT),或者运用指示控制(扣叫)来决定满贯的定约。在任何叫牌制中,重合问题都是一个为难的问题。下面的牌例可以看到极度重合的问题。 1、 西 东 AK765 QJ1043 8764 AKQ — 952 AKQ2 54 2、 西 东 AK765 QJ1043 8764 952 — AKQ AKQ2 54 例1中(无重合),两手牌可做成大满贯。例2中(极度重合),两手牌只能停在四阶上。重合值就是高牌值面对短缺,无重合就是有力的高牌面对单张或双张,也就是两手中所有的价值牌都运用得当。 从叫牌中估计到同伴的失张 一个普通的低限开叫的一手牌大约有13-15点,以此来折算一般的低限开叫的一手牌约为7个失张。考虑同伴开叫所持有的失张,即以其低限值为起点。如果同伴示以低限值,则可以认为他的失张为7。 如果同伴的叫牌表示少于开叫实力,则可以认为他的失张为8-9。而如果同伴表示较强于开叫实力,则可以认为他的失张为6或更少一些。 即使同伴是低限开叫,他有可能具有低于或高于7个失张。由于一个低限开叫有11-15大牌点,所以可能有6-8个失张。我们已经看到越是均衡牌型,失张越多。 示例 用不同的叫牌制,有不同的要求。这用所谈的是一般的自然叫牌制。 1:1,2 =低限开叫,即7个失张。 1:1,3 =较高于低限开叫,可多得1墩,而少一失张,即6个失张。 1:1,4 =高于低限开叫,可多得2墩,即5个失张。 1:2 =8-9失张。 1:4 =阻击加叫,基于7个失张。 1:3 =有限加叫等于8个失张。如果逼叫成局则为7个失张。 三阶开叫 =无局时阻击为7个失张。有局时阻击为6失张。 四阶开叫 =无局时阻击为6失张。有局时阻击为5失张。 弱二开叫 =7-8失张,很少为6失张。 埃珂二阶开叫或本杰明2开叫(表示有8或9赢墩) =4-5失张。 逼局开叫 =3或更少失张。 开叫者再叫时在原花色上跳叫(1:1,3) =5-6失张。 开叫者逆叫 =约5失张。 强跳争叫 =5-6失张(如有4失张则应先加倍,然后跳争叫)。 技术性加倍 =7失张。 技术性加倍后随即再叫(加叫或新花色) =5-6失张。 技术性加倍后随即跳再叫(加叫或新花色) =4失张。 扣叫对方花色等于逼进局 =3失张。 强1NT开叫 =6-7失张。 弱1NT开叫 =7-8失张。 记住关键数字 同伴开叫,而你有一手7失张的牌:如果将牌配合,则成局在望。 同伴开叫或表示有开叫的实力,而你有一手5失张的牌:如果将牌配合,则满贯在望(当然你必须检验控制)。 用失张计算的实例 你手持: K86432 7 43 A762 此例在前面曾讨论过。同伴开叫1,你应叫1,同伴加叫到4。现在你如何运用失张估价?你手中牌可计7失张。同伴的叫牌高于低限加叫二阶,表明有5失张。总的失张为12。24-12=12,因此两手牌已有满贯的势头。此时你可以考虑是用4NT问A呢?还是扣叫5C表示有A?实际上已有迹象达于大满贯的势头。因为还可以包括“特殊计点”在内,也就是有10张以上的将牌而又有可供将吃的条件,又可以减去一个失张,就变成6失张了。那就有13墩的势头(6+5=11;24-11=13)。 你手持: AQl065 AQ9 KQ3 K2 用标准叫牌法你开叫1,同伴加叫3,这是逼局的跳叫。从你手计算为4失张,同伴的叫牌计算为7失张或更多,4+7=11,24-11=13。又是大满贯的预兆。 你手持: AK876 AQJ QJ3 J2 用标准叫牌法你开叫1,同伴跳加叫3,这是逼局的跳叫。从你手计算为6失张。同伴的叫牌计算为7失张。6+7=13,24-13=11。从这信息看来,不够满贯的需要。可是,如果同伴的牌比7失张好一些,就可能有满贯。此时可以使用扣叫,同伴如回一扣叫,你即可叫将牌示停。而同伴如回到将牌定约示停,你则不叫。 你手持: AK865 7 63 AKQ82 同伴是发牌人,开始不叫。你开叫1。同伴跳加叫3。满贯前景如何?你的牌有4失张。同伴在开始不叫之后跳加3,表示有8失张(开始不叫,多于7失张)。4+8=12,24-12=12。设想同伴至少有一个A,因此扣叫4,走向满贯。 判断满贯潜势的总结 一手开叫牌面对同伴开叫后而又能跳叫者=满贯(当然要有将牌配合)。 一个小满贯应当叫到,如果同伴之间有: 1、至少33点,计算大牌点和长牌点或大牌点和将牌。 2、至少在三门花色上有首控和在第四门花色上有次控。 一个大满贯应当叫到,如果同伴之间有: 1、至少有37点,计算大牌点和长牌点,或大牌点和将吃点。 2、四门花色都有首控和几乎没有将牌失张。 将牌上有了配合,计算失张墩数将会帮助找到两手间的得墩潜势。也就是用24减去两手失张之和。
满贯的扣叫 荣·克林格 著 朱文极 译
16、其它扣叫方法
17、扣叫的心理学
返回目录
所有完善的满贯叫牌是基于正确的基本叫牌。如果你的基础叫牌还不太好,那么你的满贯叫牌必然会发生错误的。原因是你们同伴之间对于两手牌不能准确地审度满贯的潜势。
如果有50%或更多一点的成功机会,那么就值得尝试叫到小满贯。也就是说有一次成功的飞牌,就可以合理地试打小满贯。但是如果依赖于一次飞牌,而又要求在外的将牌为3-2分配,如此的要求就太高了。小满贯的失败,就等于你丢了一个成局的定约。
如果有65%或更多一点的成功机会,那么就值得尝试叫到大满贯。我们并不完全依赖于这样的百分比。一个大满贯不能依靠一个50%的飞牌,那不是一个好的叫牌。即使两手中有9张将牌,而其中缺Q,要叫到大满贯就是赌一下子。因为有四张将牌在外,要求在外的将牌为2-2分配,恰好正是50%的机会。而如果两手有10张将牌,其中缺Q,叫到大满贯是合乎情理的。因为要求在外将牌为2-1分配,却是有将近80%的机会。
大满贯失败了,你既丢了局.又失去小满贯及其奖分。一个小满贯已经是很好的得分了。正确地运用叫牌技术叫到大满贯,需要在两手牌上有足够的气势取得13墩牌。不依靠于飞牌,如果有将牌8或9张,两手中必须具备AKQ将牌顶张。如果有将牌10或11张,有A和K就够了;可以不考虑有无Q的必要。
一个人所尽知的估计成局的条件是
一个开叫牌面对一个开叫牌=成局
一个开叫牌面对一个开叫牌而又能跳再叫=满贯但将牌要有配
例如用美国标准叫牌法,同伴开叫1,你应叫1。而他能跳叫3,如你手中有开叫的实力,那么你们已处于满贯区域之中了。又如同伴开叫1,你应叫1,而他能跳叫3,如你手中有开叫的实力,又有方块帮张,那么就有了满贯的潜势。
至此只是谈到一个能利用的起点。当然,还需要更准确地在满贯的潜势上,运用计点的估计和计算失张等方面的办法。
计点法的估计
牌手开始学习满贯叫牌时,知道了
一个小满贯需要至少33点并在三门花色上有控制
一个大满贯需要至少37点并在四门花色上有控制
许多牌手错误地认为所需要的牌点都是高牌点。那只是在均衡牌型无将满贯定约时才是对的,当有长花色套时就不一定需要那么多的高牌点。每当有一手不均衡牌型,将牌的配合已经配好了,如果同伴间有33点或更多的话,那就已经进入满贯范围之内了,不管这些点子是高牌点、长牌点或是将牌点都要算进。其计算方法如下:
高牌点
A=4K=3Q=2J=1
加上长牌点
5张套:加1点 6张套:加2点 7张套:加3点
加上将吃点
主要的支持:在同伴的花色套上有4张以上的支持。 缺门=5 单张=3 双张=1
次级的支持,在同伴的花色套上有三张支持 缺门=3 单张=2 双张=1
对同伴6张以上套有双张支持 缺门=2 单张=1 双张=0
你叫出一个花色套,同伴加叫:(与主要的支持同) 缺门=5 单张=3 双张=1
特殊计点:如果你得知两手有10张将牌,而你手中有一个单张或缺门 另加3点
试举一例:
K86432 7 43 A762
同伴开叫1,你应叫1,同伴跳加叫到4,表示有19点的牌力。你是否满足于4定约?还是抱有满贯的企图?很多牌手会满足于4成局定约,而且会说:“我只有7点牌,怎能还往上冲?”在这样的叫牌情况下,你实际上的点数值已接近于14点!你应当这样计算:7个高牌点,7个将吃点(单张3点,双张1点和3个特殊计点)。所以你应当走向满贯。问题则只是在于运用黑木问叫呢?还是运用扣叫?
失张估计
失张计算是在同伴之间两手牌中得墩可能性的计算方法。如果运用得当,则较前面所讲的几种计点法都比较简便,而且更为准确。
失张计算只能用于花色定约上,而且将牌配合已经建立起来之后(或者是9张以上的配合,或者是4-4配合)。
失张的基本计算
在每一花色上只观察三个最大牌张;计算每一花色上的失张,至多只考虑到3个失张。如下:
短套 缺门——无失张 单张——一个失张(单张A无失张) 双张——两个失张(Ax或Kx=1失张,AK=无失张)
只有在已有配合的将牌后才用失张计算法。在一个花色上,你的失张不会多于你所持的张数,而且总不会在一个花色上多于三个失张。
三张或多于三张的花色套 如果套中有A:减一失张 如果套中有K;减一失张 如果套中有Q:减一失张 (附有另一张顶张) 如果套中有Q:减半个失张(不附另外的顶张)
示例
J8743=3失张
J5=2失张
A8765=2失张
K32=2失张
AK865=1失张
AQ843=1失张
KQ62=1失张
A7=1失张
AKQ7=无失张
缺门=无失张
AK=无失张
A=无失张
Q7642=2.5失张
QJ642=2失张
Q83=2.5失张
Q108=2失张
测试题
下列各手牌,各有多少失张?
1、
KQ76
2、
KQ763
A3
K873
J82
J8
3、
4、
KQ7632
A
K8732
J
5、
AKQ763
3
KJ8732
—
答案
1.7 2.6 3.5 4.4 5.3
可以看到,高牌点力相同时,越是畸形牌,失张越少。
更精确地调整长将牌的估价
下列各项是几项更进一步的调整:
1、8张将牌为5-3,6-2或7-1配合:加一失张。
2、有12或更多的高牌点而无A:加一失张。
3、手中有四个第一轮控制*(4个A或3个A及一个缺门)或三个第一轮控制,第四门花色上有第二轮控制*(3个A及第四门花色上有K):减一失张。
4、两手中有10或更多的配合将牌+将吃值(单张或缺门)即超级配合:减一失张。
5、手中有Q以上的花色,同伴叫出这一花色有5张以上的套(非将牌套):减一失张。
*译者注:
扣叫就是显示控制。本书中大量地使用“控制”一词。我们为简便起见,把
第一轮控制——简称首控
第二轮控制——简称次控
第三轮控制——简称三控
实用上的失张计算
只要有了好的将牌配合,就按下列各项运用:
1、计算你的失张。
2、加上同伴的失张(目前在叫牌中可以得知)。
3、两项失张相加,用24(两手可能具有的最多的失张)所减。
4、得数便是两手牌可能得到的墩数的潜势。
失张计算并不能保证实际上能得到的墩数。它是依赖于正常的机会率,50-50的飞牌成功率,而且没有过多的点力重合(duplication)。如果花色套分配正常,飞牌率为50%,计算出的得墩数时常是正确的。
在你感觉到有了满贯的潜势时,不要贸然而上,还是使用你经常使用的办法问控制(4NT/5NT),或者运用指示控制(扣叫)来决定满贯的定约。在任何叫牌制中,重合问题都是一个为难的问题。下面的牌例可以看到极度重合的问题。
西
东
AK765
QJ1043
8764
AKQ
952
AKQ2
54
例1中(无重合),两手牌可做成大满贯。例2中(极度重合),两手牌只能停在四阶上。重合值就是高牌值面对短缺,无重合就是有力的高牌面对单张或双张,也就是两手中所有的价值牌都运用得当。
从叫牌中估计到同伴的失张
一个普通的低限开叫的一手牌大约有13-15点,以此来折算一般的低限开叫的一手牌约为7个失张。考虑同伴开叫所持有的失张,即以其低限值为起点。如果同伴示以低限值,则可以认为他的失张为7。
如果同伴的叫牌表示少于开叫实力,则可以认为他的失张为8-9。而如果同伴表示较强于开叫实力,则可以认为他的失张为6或更少一些。
即使同伴是低限开叫,他有可能具有低于或高于7个失张。由于一个低限开叫有11-15大牌点,所以可能有6-8个失张。我们已经看到越是均衡牌型,失张越多。
用不同的叫牌制,有不同的要求。这用所谈的是一般的自然叫牌制。
1:1,2
=低限开叫,即7个失张。
1:1,3
=较高于低限开叫,可多得1墩,而少一失张,即6个失张。
1:1,4
=高于低限开叫,可多得2墩,即5个失张。
1:2
=8-9失张。
1:4
=阻击加叫,基于7个失张。
1:3
=有限加叫等于8个失张。如果逼叫成局则为7个失张。
三阶开叫
=无局时阻击为7个失张。有局时阻击为6失张。
四阶开叫
=无局时阻击为6失张。有局时阻击为5失张。
弱二开叫
=7-8失张,很少为6失张。
埃珂二阶开叫或本杰明2开叫(表示有8或9赢墩)
=4-5失张。
逼局开叫
=3或更少失张。
开叫者再叫时在原花色上跳叫(1:1,3)
=5-6失张。
开叫者逆叫
=约5失张。
强跳争叫
=5-6失张(如有4失张则应先加倍,然后跳争叫)。
技术性加倍
=7失张。
技术性加倍后随即再叫(加叫或新花色)
技术性加倍后随即跳再叫(加叫或新花色)
=4失张。
扣叫对方花色等于逼进局
=3失张。
强1NT开叫
=6-7失张。
弱1NT开叫
=7-8失张。
记住关键数字
同伴开叫,而你有一手7失张的牌:如果将牌配合,则成局在望。
同伴开叫或表示有开叫的实力,而你有一手5失张的牌:如果将牌配合,则满贯在望(当然你必须检验控制)。
用失张计算的实例
你手持:
K86432
7
43
A762
此例在前面曾讨论过。同伴开叫1,你应叫1,同伴加叫到4。现在你如何运用失张估价?你手中牌可计7失张。同伴的叫牌高于低限加叫二阶,表明有5失张。总的失张为12。24-12=12,因此两手牌已有满贯的势头。此时你可以考虑是用4NT问A呢?还是扣叫5C表示有A?实际上已有迹象达于大满贯的势头。因为还可以包括“特殊计点”在内,也就是有10张以上的将牌而又有可供将吃的条件,又可以减去一个失张,就变成6失张了。那就有13墩的势头(6+5=11;24-11=13)。
AQl065
AQ9
KQ3
K2
用标准叫牌法你开叫1,同伴加叫3,这是逼局的跳叫。从你手计算为4失张,同伴的叫牌计算为7失张或更多,4+7=11,24-11=13。又是大满贯的预兆。
AK876
AQJ
QJ3
J2
用标准叫牌法你开叫1,同伴跳加叫3,这是逼局的跳叫。从你手计算为6失张。同伴的叫牌计算为7失张。6+7=13,24-13=11。从这信息看来,不够满贯的需要。可是,如果同伴的牌比7失张好一些,就可能有满贯。此时可以使用扣叫,同伴如回一扣叫,你即可叫将牌示停。而同伴如回到将牌定约示停,你则不叫。
AK865
63
AKQ82
同伴是发牌人,开始不叫。你开叫1。同伴跳加叫3。满贯前景如何?你的牌有4失张。同伴在开始不叫之后跳加3,表示有8失张(开始不叫,多于7失张)。4+8=12,24-12=12。设想同伴至少有一个A,因此扣叫4,走向满贯。
判断满贯潜势的总结
一手开叫牌面对同伴开叫后而又能跳叫者=满贯(当然要有将牌配合)。
一个小满贯应当叫到,如果同伴之间有:
1、至少33点,计算大牌点和长牌点或大牌点和将牌。
2、至少在三门花色上有首控和在第四门花色上有次控。
一个大满贯应当叫到,如果同伴之间有:
1、至少有37点,计算大牌点和长牌点,或大牌点和将吃点。
2、四门花色都有首控和几乎没有将牌失张。
将牌上有了配合,计算失张墩数将会帮助找到两手间的得墩潜势。也就是用24减去两手失张之和。
重要说明:本站资料大多从网上搜集得来,旨在为桥牌爱好者们提供学习交流的方便,部分内容经过重新编排整理,若有侵权,请及时告知,!13P对很多桥友来说都是一个值得尊敬和留念的地方,前辈的心血不应消失掉。谢谢百度贴吧的贵州桥友xy_alpha提供了保存的数据。东莞桥牌网于2013年1月15日恢复了13P在线浏览数据,并维持原创造者13P及宰相肚皮前辈的整体架构不再改动和更新! 粤ICP备08117329号-8 © 2008 www.dgbrg.com/13P/ 东莞桥牌网 Since 2000-09-01